孪生姐妹摘金!北京代表团再添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荣耀
8 月 11 日晚,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奥体中心迎来高光时刻 —— 北京队 17 岁双胞胎姐妹周悦希、周悦含在女子五项全能决赛中大放异彩。姐姐周悦希以 3657 分强势夺冠并刷新个人最佳成绩,为北京代表团摘下本届赛事第二金;妹妹周悦含以 3226 分获得第八名,姐妹俩携手演绎了一场 "体教融合" 的青春传奇。
女子五项全能包乐鱼网页版含 100 米栏、跳高、铅球、跳远、800 米五个项目,对运动员体能、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出极高要求。周悦希在决赛中展现出全面实力:100 米栏跑出 14.2 秒的赛季最佳,跳远跳出 5.87 米的超水平发挥,最终以 3657 分打破个人纪录夺冠。这一成绩不仅领先第二名(广东选手林雨桐)近 200 分,更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,为冲击更高赛事奠定基础。
妹妹周悦含虽未站上领奖台,但在 800 米项目中跑出 2 分 28 秒的个人最好成绩,实现了赛前 "突破自我" 的目标。两人在赛场上互相鼓励的画面尤为动人:当周悦含完成最后一项 800 米冲线时,周悦希早已在终点张开双臂迎接,姐妹间的默契与支持成为赛场内外热议焦点。
二、成长密码:体教融合的 "北京样本"
姐妹俩的成功轨迹折射出北京体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。她们小学阶段进入北京一零一中学就读,同时接受海淀体校的专业训练,形成 "上午文化课、下午专项训练" 的独特模式。体育老师李建军回忆:"她们每天清晨 6 点就到校训练,放学后还要完成作业,周末加练技术细节,这种自律在同龄人中极为罕见。"
2023 年,姐妹俩进入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,师从国家级教练王海涛。王教练针对两人特点制定差异化训练方案:周悦希加强核心力量提升爆发力,周悦含重点改进跨栏节奏感。这种 "体校 + 名校" 的双轨培养,让她们既能保持年级前 30% 的文化课成绩,又在全国 U18 田径锦标赛等赛事中崭露头角。

三、团队荣耀:北京田径的 "黄金一代"
本次赛事中,北京队在女子五项全能项目展现出绝对统治力:除周氏姐妹外,清华附中输送的吴荞杉以 3234 分获得第七名,前八名中北京选手占据三席,创造该项目历史最佳战绩。这一成绩得益于北京市体育局近年来推行的 "雏鹰计划"—— 通过建立体教融合基地校、引进外教团队、完善竞赛体系,构建起从小学到专业队的完整人才梯队。
本届赛事上,北京代表团已收获两金一银三铜。首金由朱宁浩在男子 5 公里竞走中以 19 分 57 秒摘得,刷新亚洲少年纪录;女子 4×100 米接力队也以 44 秒 32 的成绩闯入决赛。正如北京市体育局青少处处长张宁所言:"这些年轻选手的表现,让我们看到了 2028 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希望。"
四、未来展望:从赛场到人生的 "全能选手"
赛后采访中,周悦希透露了接下来的目标:"我希望能在明年的世界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进入前八,同时争取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进入北京体育大学。" 而周悦含则笑称:"姐姐总说我跨栏像跳舞,我要在冬训中好好打磨技术,下次比赛一定要超过她!"
值得关注的是,姐妹俩均已获得 2025 年全国青年运动会参赛资格。在她们的训练基地,一面 "冠军墙" 记录着从这里走出的奥运冠军王丽萍、巩立姣的故事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这对孪生姐妹将续写传奇,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诠释中国青少年的速度、力量与智慧。
这场在沈阳绽放的青春赛事,不仅是竞技实力的较量,更是体教融合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当周悦希、周悦含们在赛场挥洒汗水时,她们也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 "全能人生"—— 这种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,或许正是中国田径未来破局的关键所在。
相关搜索:- 北京田径俱乐部
- 北京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成绩
- 全运女子4X100接力奥运联合队夺金
- 满一博田径运动员
- 梁馨匀国家运动员
- 北京大学田径纪录
- 北京体育大学刘紫怡200米田径
- 2025年青少年运动会
- 2020北京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
- 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获奖名单